橫推山河九萬裏

易子七

修真武俠

天空澄澈如洗,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照在王陽身上讓他整個人都暖洋洋的,從王陽的視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六十章 不朽十因

橫推山河九萬裏 by 易子七

2022-4-9 22:05

  李舜臣的精神,在此刻受到了某種觸動,卻是突然“看”到了壹片海,這片海,並非是現實之中的汪洋,其不存物象,而是壹種,貫穿虛實兩象,壹切之初始,壹切之根源的升華。
  在古往今來的無窮歲月,對於這個事物,有過驚鴻壹瞥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人稱呼這個東西為天國,有的人稱呼這個東西為真理,也有人稱呼其為“道”。
  這是天地的法理,是萬物的本宗,同時,也是通向不朽的關鍵。
  真理國度的時代暫且不提,就說如今這上下五千年,能夠隱約感應到這般存在的,五千年來,都沒有多個。
  而能感應的如李舜臣這般清晰的,更是不超過壹手之數。
  上下五千年,唯有將精神境界,修煉到壹個難以揣度的境地,才能隱約“嗅”到幾許氣息。
  然而,這種對於世界本質的感應,對賢者之軀而言,只是基本的能力而已。
  真理之路的強大,可見壹斑。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舜臣距離真理,距離道,的確只差壹步,他站的位置,從壹開始,就超越了無數的修行人。
  但同時,這壹步,就他現在這種情況,若是不變,則永遠都不可能踏出這壹步。
  因為他現在只是壹個容器,容器之中空空如也,不存在任何的“力量”。
  他想要踏步,想要開門,唯有,將這個容器填滿,使得“自我”圓滿。
  可以看出,真理之路,和其他許多道路比起來,是反過來的。
  而將容器填滿的過程,就是追逐真理的過程,真理國度將之劃分為了十步,或者說,是需要在容器之中,填充十種非凡的“源質”,以此抵達不朽。
  這十個源質,也被稱為神之十羽,不朽十因,最初的第壹因是“王國”,物質的王國,代表著物質,或者說存在的根本,是壹切的承載。
  若無“王國”,則壹切皆是虛幻,如若幻夢,瞬息生滅,不得長存。
  淩駕於王國之上的第二因是“基點”,這壹因,乃是王國升華之後的概念,物質是根本,而基點,乃是物質的壹體兩面,是精神層面的壹種概念,物質只是物質,不存意義,基點賦予了物質以意義,以靈魂。
  基點之上的第三因,是野獸,野獸代表著本能,代表著欲望,代表著掠奪,代表著生存,是強大的源動力,也是生命的初始。
  野獸之上的第四因,是星空,星空代表著理性,也代表著規則,代表著秩序,是囚籠,也是保護。
  本能和理性相互爭鬥,也相互依存,也因此,誕生了第五因,象征著韌性勇氣的火焰。
  勇氣升華,化作堅不可摧的信念,這便是第六因,太陽。
  信念締造意誌,超凡的意誌,跨越歲月,編制史詩,這就是第七因,史詩。
  史詩之上的第八因,是世界,世界象征包容,唯有包容,才能超越,才能將位格,淩駕於世界之上。
  而只有自身超然了,才能締造出真正的智慧,這就是第九因,智慧。
  在遙遠的過去,在真理國度的時代,也唯有擁有了“智慧”,才有統治壹個世界的資格。
  至於最後的第十因,名為“王冠”,王冠,本意是王權的象征,是權與力的升華,有了智慧,還不能締造不朽,唯有握住了至高的權與力,才有不朽的可能性。
  王國、基點、野獸、星空、火焰、太陽、史詩、世界、智慧,這不朽九因,盡在王冠的統禦之下,也唯有有了王冠統禦,所有的“力量”才能凝為壹股。
  而這無上的權與力,在曾經,也僅僅只有壹人擁有,那便是大賢者!
  走上真理之路的人,無論是剛剛起步,亦或是已經承載了不朽九因,獲得了真正的智慧,這些,都屬於賢者的範疇。
  唯有擁有“王冠”之人,才有資格冠以壹個“大”字。
  王冠壹成,便已經是近乎不朽,哪怕是歲月,也難以輕易埋葬。
  哪怕是不朽九因的賢者,也只有萬年的壽命,這是壹個極限,而擁有王冠之人,卻能不斷涅槃,活出第二世,第三世。
  曾經的大賢者,就是這樣壹個人,他雖然沒有長生,但卻始終不死。
  賢者之軀,不朽十因,合在壹起,便是通天之路!
  ……
  李舜臣此刻沈浸在得見真理的感動之中,真理之海,就在眼前,雖然可望而不可即,但能夠看到,對人而言,已經是無上的感動了。
  不知不覺間,李舜臣已經是淚流滿面。
  相較於他曾經的兩世人生,其中也有諸多的起伏,諸多的感動,但那些東西,和眼前的真理之海比起來,卻是顯得暗淡無顏色。
  坐井觀天的青蛙,終於在這壹刻,跳出了那壹口水井,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如此境遇,回想起曾經的種種想法,可憐又可笑。
  真理之海,水波浩蕩,泛起萬般漣漪,瑰麗而又璀璨,當然,事實上,這些都不過是因李舜臣的認知,而形成的心象。
  道本無象,因心而成,從來如此!
  只是,也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只是幾個瞬間,也許已經是大半日的時光,時間的流逝,在這種狀態下,顯得有些莫名。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李舜臣的感覺裏,真理之海突然就生出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或者說,是壹種,遠超李舜臣想象的變化。
  他“眼前”的海,陡然從壹片,變成了兩片,本來按照道理,兩個海壹起出現,連在壹起,那也只是壹片海。
  但在認知的世界裏,卻是可以出現這種奇異的兩海同存的形象。
  因為,這兩片還,涇渭分明!
  那突然出現的“海洋”,帶著不朽的白金顏色,變幻之間,法度森然,給人以壹種極致的張力,以及恐怖的震撼。
  “這究竟……”
  李舜臣被嚇的直接清醒了過來,意識回轉,但哪怕清醒,他的意識之中,依然殘留著幾許,“白金”的顏色。
  剛才那壹瞬間,雖然他和海洋之間,還隔著壹步的天塹,但他依然生出了壹種,整個的容器,都要被扭曲,被同化的感覺。
  不是變化,是同化,容器變化,契合天地,是以容器為主,而同化,卻是以對方為主,壹旦出現這種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李舜臣心中念轉,而後眼睛就已經睜開,他的體感告訴他,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也就數分鐘的樣子。
  但就在定睛壹看,他卻是再次受到了驚嚇,就在他身前約莫十多米的地方,壹個穿著白衣的少年人踏足水上,背負著雙手,正“和善”的看著他。
  “天妖!”
  幾乎是本能的,李舜臣驚叫出聲,音調極高,高到了扭曲變形,而他的身體,更是下意識的後腿了數步,可見其心中的陰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