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國大亨

奶瓶戰鬥機

都市生活

“醒過來了,醒過來了!”
“真的醒過來了!天呀,他的眼睛在動!”
“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八十五章 景氣(四)

1855美國大亨 by 奶瓶戰鬥機

2023-4-8 19:55

  “就是那條船了。”史高治指著正在水池中做測試的壹條船對摩根說,接著他又轉過身,向站在水池那邊的壹個壹個穿著白色的實驗服的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喊道:“克勞奇,麻煩過來壹下,嗯,過來給我們講講這條船吧。”
  “好的,麥克唐納先生,我馬上過來。”那人回應道。不過實驗室的水池相當的大,那人又要將手裏的東西放好,還要順便交代助手兩句,所以在他繞過長長的試驗水池走過來之前,史高治還有時間和摩根說兩句話。
  “看到那條船了吧,足足有六萬噸的標準排水量,比我們此前建造過的任何船只都要大,也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的船只。但是因為船型的設計上的突破,這條船低速航行的時候的阻力出乎意料的小。在以十二節左右的速度航行的時候,這條船能節省百分之十左右的燃料。”
  “這麽多?”摩根站住了,“這是怎麽做到的?”顯然,自認為也算半個船舶專家的摩根對此很有興趣。
  “哦,這個講起來就比較復雜了,涉及到流體力學,渦動力,還有很多很專業的東西,就連我,要弄明白也要很長壹段時間。妳真的想知道?”史高治微笑著望著摩根。
  “見鬼,就不能用簡單壹點的語言解釋嗎?”摩根果然如史高治預料的那樣,在那壹大堆雖然不知道什麽意思,但是聽起來就很厲害名詞前面退縮了。
  “簡單壹點說,就是這個小夥子發現在船只航行的時候,帶起的渦流能產生壹種力,加以合適的利用,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抵消興波阻力的影響。嗯,這種力額就用他的姓氏來命名,就叫做夏爾謝夫力。靠著對這種力的利用,我們的新的船型的阻力要比壹般的船只都更小,這使得我們的新船的經濟性能非常突出。”史高治解釋說。
  “很不錯的小夥子。嗯,這種設計也應該能讓我們建造的軍艦速度更快吧?”摩根問道。
  “很遺憾,這種設計只在低速端有用,隨著速度的增加,夏爾謝夫力起到的正面作用越來越小,到18節左右的時候,基本上就沒用了,超過18節之後,甚至會起到反作用,而如果到了三十節,這種力和興波阻力結合起來,甚至能損壞大多數船只的龍骨結構。所以,無論是軍艦還是高速的郵輪或者遊艇,都用不上這種設計了。只有對速度不敏感壹些貨運船只才用得上這種設計。”史高治雙手扶著水池邊的護欄上,盯著池子裏的那條正在進行耐波性測試的大比例模型,這樣對摩根說。
  “麥克唐納先生,摩根先生,您們好。”這個時候,克勞奇·夏爾謝夫已經繞過了長長的水池,走到了史高治和摩根的身邊。
  “嗯,小夥子不錯。”史高治點點頭說,“給我們的摩根大老板介紹壹下這條船的特色吧。”
  “好的。”克勞奇回答說。然後他轉向摩根開始向摩根介紹他的這種新設計的船型……
  ……
  很快,關於摩根-麥克唐納造船廠將要為美孚石油生產壹種全新的,排水量高達六萬噸的巨型郵輪的新聞就出現在了各種報紙上。當然各家報紙的報道角度是不壹樣的。比如說,受眾更平民化的太陽報,就把報道的角度集中在這種船只的巨大上面,並將它和其他國家的類似船只,尤其是和壹直以來讓美國人民最為痛恨的英國人制造的類似用途的船只相比,然後就毫不客氣的將英國人的造船技術說成渣渣。
  而以理性、客觀、中立自命的紐約時報則指出,雖然美國的造船技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這條船現在還只是壹條圖紙上的船舶,甚至連切割鋼板的工作都還沒開始。加上這條船太大,所以需要新的專門的船臺,而巨型船臺的建設也還沒有完成。所以這條船至少要到明年的八月份,才能上船臺建造。所以這個時候就為此歡呼,就覺得美利堅的造船技術世界第壹了,未免稍微早了壹點。
  而專註於科學技術的《科學》雜誌,則對這種船只的技術優勢進行了分析,比如依據水池實驗的結果,這種船的航海性能,尤其是高海況下的航海性能應該非常出色,另外,為了能快速的裝卸石油,這條船所采用的各種全新的技術……
  至於在經濟方面最為專業的華爾街日報則從經濟的角度分析了這種船只的優勢:
  “巨大的運載量,使得海運的效率大為上升,從而使運輸成本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巨大的配水量帶來的高海況下依舊卓越的航海性能,更使得這種船只可以在那些最不適合航海的季節裏在最艱難的航線上航行,這也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靈活性……這種船的出現,幾乎直接宣告了,以前的那些幾千噸,萬余噸的油輪已經完全過時了。相比這種簡直就像是史前巨獸壹樣的怪物船只,在跨越大洋的運輸競賽中它們已經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了,幾乎可以肯定,只要這種巨型油輪能夠順利投入使用,那那些小排水量的油輪都會在很短時間之內被淘汰掉。
  同樣的道理,超級油輪相對於壹般油輪的優勢,超級貨輪也壹樣會有。可以預計的是隨著超大排水量船只建造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巨型船舶將陸陸續續的出現在海洋運輸的航線上,到那個時候,現在的那些運輸量有限的船只在未來的壹段時間內幾乎可以肯定會被陸續淘汰。因為只有擁有大量的這樣的船只的運輸公司才能得到生存和發展,如果壹家航運企業依舊使用那些老船的話,那他們快就會發現,他們的運營成本會使得他們在面對競爭者的時候,壹點抵抗力都沒有。所以,這種船只的出現,幾乎直接就意味著運輸行業和船舶制造行業的大變局……”
  ……
  就像華爾街日報分析的那樣,摩根-麥克唐納的那條叫做“波塞冬”的巨型油輪破壞了此前油輪競爭的壹切規則,使得石油的運輸成本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二。這使得擁有這樣的船舶的企業在運輸過程中能夠獲得的利潤大幅度的上升了,或者意味著在和其他企業的競爭中,他們可以輕松的用降低運費的簡單辦法打倒競爭對手,因為他們完全可以將價格降低到讓對手需要倒貼才能跟進的地步,還能保證自己擁有不錯的利潤。
  所以,誰首先能夠擁有這樣的油輪,誰就能在石油運輸的市場上迅速的獲得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為生產這種船準備的兩座新的船臺都還沒來得及完工,但是船廠收到的訂單都可以拍到五年之後了。而摩根-麥克唐納船廠在這樣的鼓舞下宣布,將再增加兩座這樣的大型船臺。
  既然超級油輪還沒來得及下水,就已經顯示出了這樣美好的錢景,所以全世界稍微有壹點能力的造船企業都投入到建造超級油輪的競爭中。英國人,德國人,甚至就連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都加入了這場遊戲。英國人更是將這場超級油輪之爭視作是維護國家威望的鬥爭。於是他們宣稱,他們已經制定了壹個計劃,將建造比美國人的“波塞冬”更大,更先進的超級油輪,據說原本用於制造戰列艦的某些船臺已經開始改建,以便興建能和“波塞冬”匹敵的超級油輪。另外,全新的,更大的船臺也已經開始建造了。
  至於德國,他們的那位有時候經常會出點小問題的皇帝壹向出了名的好大喜功。不過在這件事情上,他的反應倒是慢了不少,他甚至覺得,如果英國人願意將那些可以用來建造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船臺拿去造民用船只,倒也不是壞事。
  當然,德國皇帝的這種沒有遠見的迅速的被糾正了過來,他的那些和企業主聯系緊密的將軍們告訴他,生產超級油輪是壹件很賺錢的事情,靠著它,他們可以進壹步擴大建造戰列艦的能力。另外,制造這樣的巨型油輪,也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並且讓經濟從蕭條中迅速的復蘇。
  至於法國和意大利,他們就更沒有說要和美國英國爭奪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的桂冠的意思了。他們並不指望自己的超級油輪在性能上能超過英國人和美國人,不過,他們都看到了這樣的壹點,那就是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船臺,尤其是生產超級油輪需要的大型船臺,其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他們的生產速度不可能太快。而那些運輸企業未必能等那麽長的時間。如果這時候,他們可以研制出在性能上與美國人的波塞冬相當,或者差距有限的超級油輪,那麽那些等不及的訂單,肯定就能落到他們的手中。
  ……
  “巨型油輪的熱潮總是掀起來了,下壹步,就該在普通的貨船上面下功夫了。”看著手裏的資料,史高治這樣想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