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第壹部結局篇,第壹部結局篇03
二號首長全集 by 黃曉陽
2024-6-30 19:47
這個班子,因為是祝國華和葉萬昌壹手建立的,他們的伯樂,都是同壹個人,省長陳運達。中央調配幹部的時候,不喜歡黨政同壹條線,道理也在這裏。兩人如果同心協力幹好工作,自然是大好事,假若兩人同心協力謀私利,整個班子,就會鐵板壹塊。柳泉的情況,正是如此,盡管有張盛恭這樣的異己分子,但總體來說,成不了氣候,整個柳泉,成了壹個利益共同體。余丹鴻至少有壹句話是對的,臨時從外面調幹部進去,怎麽突破柳泉這個權力壁壘?王增方在此地掛職,又沒有太多地方色彩,將他列為首選,是當前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如果讓王增方同現任市長搭班子,恐怕有相當難度。且不說關泉曾被指定主持工作,在常委裏面排名第二,王增方的前面,還有壹個排名第三的副書記張盛恭。有這兩個人在,他是很難開展工作的。現任市長和副書記,必須有壹個人要調走。最好是市長離開,重新調壹個市長進去。黨政壹把手,都是外來的,其中王增方因為在柳泉幹過壹段時間,當書記,應該鎮得住。
問題不在於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而在於常委會是否能夠通過。
班子裏,馬昭武肯定聽趙德良的,丁應平是趙德良提起來的,在這件事上,他自然也會站在趙德良的立場。所以,趙德良叫常委來談話的次序,便很有講究,先叫馬昭武,接著是丁應平。第三個考慮的是彭清源。
江南省官場有兩根平衡棒,壹個是彭清源,另壹個是遊傑。彭清源是直接和陳運達對立的力量,遊傑則是高幹子女身份,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優勢,不屑於和陳運達、彭清源這類憑過硬的政績和多別人幾倍的努力苦掙苦幹上來的幹部搭幫。如果要建立權力平衡,這兩個人,是最好利用的。彭清源肯定會盡最大可能反對陳運達,而他反對陳運達的最大力量之源,便是和趙德良聯合起來。至於遊傑,只要不削弱他個人的利益,他是不會反對的。可省委常委畢竟不只這幾個,陳運達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偏偏這次出事的,又是他那條線的人,如果能夠順利將關泉推上去,這個缺掉的窟窿就補上了。所以,余丹鴻才會迫不及待地猛推關泉,相信常委會討論的時候,陳運達也會不遺余力。
如果要讓他們啞口無言,趙德良除了抓住彭清源等幾名常委之外,還必須有足夠充分的理由,讓別人提不出反對的意見。
果然,彭清源之後,趙德良接下來便要找遊傑談話。
遊傑的父親退下來後,壹直住在北京,國慶節後期突然病重住進了醫院,遊傑臨時趕去北京看望父親,還沒有回來。
唐小舟向趙德良匯報後,趙德良說,妳給他打電話,我和他說幾句。
唐小舟便在趙德良的辦公室裏撥通了肖斯言的手機,告訴肖斯言,趙書記要和遊書記通話。兩位秘書便將手機交給了各自的老板。
趙德良先問了問遊傑父親的情況,然後開始談起江南省的情況。趙德良說,現在柳泉就是這麽個情況,具體細節,我在電話裏就不多說了。常委裏有幾個同誌建議,需要盡快把柳泉的班子落實下來,落實有利於柳泉政局的穩定。我的意思是下午開個臨時常委會,討論壹下這件事。
遊傑可能問有沒有具體方案。趙德良說,現在有兩個方案,壹是明確對關泉同誌的任命,市長人選,可以後壹步考慮。不知遊傑說了句什麽,趙德良說,第二個方案,把王增方同誌留下來,並且任命為市委書記,再從其他地方調壹個市長過去。關泉同誌,可以臨時考慮安排去中央黨校學習。張盛恭同誌,我仔細考慮過,暫時宜靜不宜動,作為專職副書記,他能為柳泉的穩定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我想,暫時讓他留在柳泉比較有利於工作,等柳泉壹穩,可以考慮將他動壹動。
唐小舟在心中暗自叫了壹聲好。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趙德良便和遊傑進行了壹次權力交換。張盛恭是遊傑的人,遊傑自然希望張盛恭能夠上去。可實際情況擺在那裏,張盛恭當柳泉市委書記,對穩定柳泉局勢,起不到關鍵性作用,甚至有可能會使亂狀加劇。王增方當書記,張盛恭當市長,也是壹種選擇,而且是壹種遊傑很願意看到的選擇,畢竟張盛恭升了嘛。問題是,張盛恭現在排名第三,王增方只是個掛職幹部,排名第三的副書記當行政壹把手,王增方是很難開展工作的。從大局出發,只能是張盛恭做了壹些犧牲,暫時定在現在的位置上,對穩定柳泉大局,有百利無壹害。關鍵在於張盛恭要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要放低這個姿態。這樣的姿態,誰肯放?除非是給壹張政治期票。
遊傑顯然認同這壹安排,同時也考慮到了王增方的掛職身份,對趙德良說了幾句什麽。
趙德良說,是啊,妳正好在北京,這是天意。我看是不是這樣,如果妳抽得出時間的話,辛苦壹下,去壹趟發改委,代表江南省委,和發改委溝通壹下。如果不行,我再給他們打個電話。
唐小舟明白了,趙德良傾向於第二方案,遊傑顯然也覺得第二方案要比第壹方案好。在這件事上,他們已經達到壹致。
趙德良和陳運達的談話,被安排在常委會前半個小時。他們談話的具體內容,唐小舟不是太清楚,卻可以肯定,也是商量柳泉班子的事。
唐小舟想,如果是自己,應該怎樣開始這場談話?會不會也像對待遊傑壹樣,直說有兩種方案?深入壹想,應該不會。對待陳運達,顯然不能等同於遊傑。趙德良或許應該說,我剛剛從北京回來,常委們就陸續跑來找我,談到柳泉班子的事。大家有個意見是統壹的,那就是柳泉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臨時主持工作,恐怕不行,得盡快把班子定下來。下午的臨時常委會,就是討論這件事,開會之前,我們有必要溝通壹下。
陳運達會有什麽意見?班子盡快定下來,他壹定是贊同的。柳泉的班子爛掉了,他本人是有責任的,現在調整班子,可以說是在替他揩屁股。就算他心裏覺得不爽,嘴裏也不好說什麽。或許,他會說,班子是要盡快定下來,拖下去不好。省委有具體意見嗎?
他所說的省委,並不是指省委常委會,而是指趙德良本人。
趙德良或許不會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透露給陳運達,很可能會說,這件事有點急,走程序恐怕是不行了。我考慮特事特辦,組織部和各位常委,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和人選,直接拿到常委會來討論,哪壹種意見好,我們就定哪種意見。
臨時常委會由唐小舟記錄。
趙德良開宗明義,因為柳泉市班子出了壹些狀況,所以召開這次臨時常委會。常委會只討論壹個問題,就是柳泉市的班子問題。他說,他壹直沒有打算對各市的班子大動,準備把這件工作留到黨代會召開之前。現在看來,柳泉市的班子不動是不行了。正如有些常委擔心的那樣,柳泉的班子如果不能盡快落實下來,可能還會出問題。對此,他本人也非常憂慮。但因為事出突然,柳泉市的班子到底怎麽定,他來不及和所有常委個別征求意見,只能提交常委會討論,希望常委們各抒己見,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案。
第二個發言的是陳運達,他完全同意召開這次臨時常委會,柳泉出了這樣的事,省委確實需要當機立斷,用鐵壹般的手腕,迅速穩定柳泉的班子,從而達到穩定柳泉政局的目標。因為是組織人事工作,希望組織部能夠先拿壹個方案出來。
遊傑人在北京,未能到會,接下來自然就輪到馬昭武了。
馬昭武說,葉萬昌出事的消息傳到省裏,當天,遊傑副書記就主持召開了壹次省委組織部部長緊急會議,會議的議題只有壹個,討論過柳泉市班子問題。當天的會上,形成了兩個意見,壹是臨時性過度方案,即由關泉同誌暫時主持工作,具體人事安排,等省委常委會討論後再決定。此外,還有壹個備選方案。考慮到柳泉市的情況非常特殊,葉萬昌出事後,班子的情況比較復雜,臨時指定現班子成員,指定哪壹個人,都有利也有弊,所以,組織部建議,由王增方同誌臨時負責。最後,遊傑副書記覺得備選方案不好,決定采用第壹方案,並且分別和德良同誌以及運達同誌交換意見,最終確定由關泉同誌臨時主持工作。
馬昭武特別說明,這次臨時常委會,因為性質特殊,組織部來不及就柳泉市的班子問題進行討論,他個人的意見,還是二選壹。要麽,將關泉同誌擔任市委書記的事定下來,要麽,由王增方同誌擔任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