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7章 天才和普通人是不同的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燕華大學發布的有關趙奕做演講的公告,讓很多外面的人感到不滿。
  他們覺得燕華大學有點太過了。
  為了對學校進行宣傳,甚至想在學校內舉辦哥德巴赫猜想的演講報告,而事實上,別說是世界最頂級的猜想證明,就算次壹級的猜想,或者其他成就,燕華大學也有點夠不上檔次。
  哥德巴赫猜想這樣的頂級成果,第壹次演講的首選地壹般都會是世界頂級學府,或者國際級別的學術會議。
  數學,首選地是普林斯頓大學、牛津研究院。
  在國內進行的演講,首選地也是水木大學或首都大學,燕華大學相比來說,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影響力,都要差上壹個檔次。
  這就是讓人不滿的地方。
  水木大學和首都大學是最不滿的,他們覺得燕華大學似乎是有點挑戰高校地位的意思。
  趙奕到數學家大會上拿了獎,完成了三維震顫波形圖的幾篇論文,以及弱化孿生素數猜想的近壹步證明,再加上量子物理方面,計算機方法驗證出了新粒子,國內最頂級的研究成果,都是出自趙奕之手,壹項項也都擡高了燕華大學的名氣。
  現在已經有各省頂尖的學生表示,首選報考燕華大學,而不是水木大學、首都大學。
  這就是連續成果帶來的影響。
  當每次出現在新聞上都是燕華大學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燕華大學才會出頂級的成就,而水木大學、首都大學,就只是光有名氣而已,並沒有出過什麽頂級成果。
  可實際上呢?
  燕華大學就只有壹個趙奕而已,可壹個趙奕卻能頂的上壹大批頂級教授。
  這就是郁悶的地方。
  水木大學今年剛斥資建立了數學科學中心,主導者還是菲爾茲得主,名聲赫赫的邱成文,可當趙奕完成兩種方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後,邱成文似乎也沒什麽了。
  數學上有兩個關註最多、意義重大的猜想,壹個是費馬猜想,第二個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安德魯·懷爾斯完成了費馬猜想,就被公認為世界第壹的數學家。
  趙奕證明了懷爾斯的錯誤,把懷爾斯壹下子拉下神壇,他自己則用兩種方法,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後全世界都沒人敢說,數學水平能和趙奕比肩了。
  這樣的人物……
  怎麽就報考了燕華大學呢!
  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的招生辦領導都反思起來,毫無疑問的是,在爭奪趙奕上來說,他們還是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只當他是壹個最拔尖的高中生,但還是學生層面的。
  如果知道趙奕壹年的時間,就能夠達到這壹步,當時他們肯定不惜壹切代價,甚至讓校長、副校長親自上陣,也要把他挖過來……
  後悔無用啊!
  毫無疑問的是,做頂級成果的演講報告,有助於學校在世界的名氣、影響力。
  事實上,最開始燕華大學也沒有決定好,讓趙奕在研究生樓做演講,或者說,他們沒有決定權。
  這是趙奕提出的。
  他根本沒有考慮過去其他大學演講。
  有好多人都建議他去影響力更大的舞臺演講,包括學校內的壹些教授,周立、胡誌斌等人,都有類似的看法。
  趙奕還是明確的拒絕了。
  如果換做壹個普通的學者,研究有了成果以後,肯定會希望到更大的舞臺展現自己,讓更多頂級人士認可自己的成就。
  他就根本不需要了。
  什麽大舞臺、什麽影響,都根本不重要,甚至他連演講都不做,成就也會被世界認可。
  這是研究的性質決定的。
  另外,也和證明過程有關系,懷爾斯的費馬猜想證明,到牛頓研究院就做了三次報告。
  為什麽呢?
  因為絕大部分人根本聽不懂,他需要用詳細的講解,讓有能力聽懂的人聽懂。
  趙奕的證明就根本不需要了,他沒有用到自創的證明方法,也沒有用到非常復雜的數學方法。
  大部分頂級的數學家,只要基礎知識足夠,花費壹天時間就足夠看懂他的論文了。
  這也是他完成投稿以後,就肯定下壹期能發布的原因。
  當數學研究者能輕易的看懂內容,自然就不需要在更大的舞臺演講,因為成果本身就是世界級的,根本不需要特殊人物去認可。
  這就是趙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和懷爾斯證明費馬猜想的不同,他也根本不擔心,像是懷爾斯那樣,後續會出現什麽爭議。
  所以,演講真的只是個形勢。
  既然只是走個形勢,自然在哪裏都可以了。
  燕華大學就很好。
  家門口、距離近、熟悉的環境,也不會來多少看不順眼的家夥,想來聽的就來聽,不來聽的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根本不耽誤時間,他還是能繼續享受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三天時間過去了。
  在過去的時間裏,《數學學會雜誌》還是《數學新進展》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都被好多頂級人士、數學學者進行論證,好多人都為《數學學會雜誌》上,簡單、粗暴的證明方法拍案叫絕。
  那種方法很多人想到過,但所有人都倒在了復雜的列式論證上,可趙奕卻用了極限分析法完成了。
  中途的壹些思路、轉換技巧,讓人看著都感覺很精湛,都有種‘原來如此’就的感嘆,像是在壹團迷霧的山嶺中,找出了壹條通往光明的路。
  《數學新進展》上的廣義證明,意義來說確實更大壹些。
  只針對哥德巴赫猜想的分析證明,就像是完成了壹道復雜的難題,實際意義其實並不大;《數學新進展》上的廣義證明,討論了素數兩兩結合組成偶數的覆蓋問題,壹個足夠大的偶數會被很多素數組合覆蓋,但具體有多少種是不確定的。
  而對論證過程詳細研究,甚至能寫出個近似的函數,來分析最可能的數值範圍。
  就像是老納什的觀點,“這能夠幫助人們更了解素數。”
  趙奕的兩種證明論證方法,最讓人拍案叫絕的就是,過程並沒有想象中的復雜。
  不要說最頂級的數學家了,普通對數學有研究的人,三天時間都足夠看懂很大壹部分。
  在令人晦澀難懂的數學理論研究領域,類似的簡單證明方法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現在好多新出的數學研究成果,都讓壹些對數學有研究的學者望而卻步,因為過程實在是太復雜了,中途總會有些繞腦的邏輯問題。
  證明這個,也證明了那個;那個包含了那那個,所以這個也證明了那那個,再加上新出現的那那那個……邏輯問題就是這樣的。
  另外,還會出現壹些不確定的、惹人爭議的數學理論。
  懷爾斯的證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的證明中有好多邏輯問題,也存在明顯不確定的理論,被用在了證明條件中。
  這就是引起爭議的原因。
  趙奕的兩種證明方法都沒有出現以上問題,正因為如此,才便於研究者理解內容,所得出的結論也不會存在爭議。
  好多人都因此討論起來,他們認為數學的研究就應該像是趙奕的論文壹樣。
  不確定就是不確定。
  比如,三維震顫波形圖,趙奕在塑造論文中就提到,波形圖只是壹種猜想,是基於黎曼猜想塑造出來。
  確定,就是確定。
  在確定的研究成果中,就不要使用任何不確定的理論,最好也不要使用復雜到,只有少數幾個頂級數學家,才能看懂的方法。
  這些討論很快擴散到了網絡上,大多數都是對趙奕研究的肯定,也有對其他數學成果的不滿——
  “看看,這才叫證明,兩種方法,都很直觀!”
  “我的導師說,他看懂了《數學新進展》上的證明過程,確定結果是正確無疑的。”
  “我只是壹個在讀研究生,也看懂了壹部分內容。證明的整體構架也明白了。”
  “研究趙奕的證明論文就是壹種享受。就好比是在做壹道,有確定答案的數學題,而不是扒開惡臭的糞坑,去找尋壹塊屎黃色的石頭,最後卻發現,那只是被凍結的屎……”
  “樓上的形容,厲害了。非常感謝,我正在吃飯,妳成功讓我減肥了!”
  “所以趙奕獲得菲爾茲,還有什麽異議嗎?如果下壹屆菲爾茲不是他的,這個獎項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恕我直言,妳們都沒抓住重點,趙奕可是用兩種方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請問,他的智商有多少?估計愛因斯坦復活,也要甘拜下風!”
  “我頂復活的愛因斯坦,他會是宇宙之王!”
  “我頂趙奕,他是我男神!”
  “我頂我女朋友傑娜,可惜鄰居阿姨不給機會,每次我路過的時候,還總看到她端著把槍……”
  ……
  時間壹天天過去,演講報告即將到來。
  壹大群數學家、學者湧入進入了燕華大學,還有很多是來自國外的數學家。
  其中還包括壹些數學界重量級的人物。
  比如,普林斯頓大學的休斯教授。
  佛羅裏達大學的湯姆森教授。
  另外,還包括剛獲得菲爾茲獎的陶哲軒,他還是第壹次來中國,行程完全是突然性的。
  陶哲軒壹直都有來中國的打算,除了父母是中國人的因素外,也是考慮到了和趙奕,商談壹下數字壓縮技術的問題。
  數字壓縮技術的專利權,已經申請下來了,還和幾家大公司談好了專利使用費,但具體到使用技術上的問題,還有收入分成方面,都是需要和趙奕面談的。
  當聽到趙奕完成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消息,陶哲軒就決定來中國壹趟,他在大學的課程剛好結束了,就向大學申請了學術交流,來聽取趙奕的演講報告,再和趙奕談壹下具體問題,也計劃到各地轉壹轉,就當給自己放個假。
  陶哲軒是提前兩天到的,他享受了不同的待遇——
  趙奕親自接待。
  趙奕帶著陶哲軒到大學裏逛了幾圈,壹遍談著哥德巴赫猜想、數字壓縮技術等問題。
  等到了晚上的時候,他送陶哲軒回酒店,還在壹起吃晚餐的時候,討論了下,破解孿生素數猜想可能的想法。
  等等。
  這壹天過的非常豐富,但趙奕覺得要遠離陶哲軒。
  這家夥就只會談學術嗎?
  太累了!
  陶哲軒的數學水平確實很高,無論是那方面都了解不少,好多方面都能說是精通,還有對壹些應用數學領域理論的理解,趙奕都只感覺望塵莫及,知識的積累方面,他和世界頂級水準相比確實還要差壹些。
  演講報告的當天上午九點,燕華大學研究生樓已經戒嚴了,只有憑借工作證、邀請函才能進入。
  大型會議室裏,早早的人滿為患。
  除了受到邀請的人、主動過來的知名學者外,還有許多跟著導師過來的學生。
  人數太多的煩惱也是很大的,會議室的容量是有限,總不能讓來人在過道裏聽報告,負責人開了個小會,才決定主動剔除掉壹些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
  演講報告被安排上下午進行,上午是壹個小時,下午也是三個小時,趙奕要分別講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兩種證明方法。
  之所以這麽安排,和兩種證法的難度有關。
  雖然簡單、粗暴的證明方法,花費的時間更長壹些,但只要了解到研究列式的重點,再用極限變化去做分析,就等於是壹道復雜的數學題。
  這個方法講解都很簡單。
  廣義上證明素數兩兩結合,覆蓋所有的偶數,難度相對要高上不少,就必須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再加上後續的提問時間,三個小時都不壹定能結束。
  趙奕站在會議室內做準備的小房間裏,遠遠看著會場內的人,低頭看了下時間,也深吸了壹口氣。
  他有那麽點緊張。
  他的緊張來源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成果。
  如果不是真到了做演講報告,他還真沒感覺怎麽樣,而看到這許多的數學家、學者,聚集到了燕華大學的會議室,他直接感受到了,完成哥德巴赫猜想,影響力究竟有多大。
  不過……
  他可是用兩種方法完成了證明,說白了其實也就沒什麽了。
  上午只是講解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根本是壹點壓力都沒有,而做完了壹種方法的講解,另壹種方法還會有壓力嗎?
  所以,也沒什麽。
  趙奕深吸了壹口氣,盡量保持好精神狀態。
  “時間差不多了。”旁邊胡誌斌提醒了壹句。
  在做演講報告的工作上,胡誌斌就像是成了趙奕的助理,負責了很多的失誤,也包括幫助趙奕做PPT,演講所需要的文件、資料,以及幫他對重要來賓進行介紹。
  趙奕整理了下衣服,帶著自信的笑容走進會場。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
  那些沒有見過趙奕的人,看著走到臺上的年輕面孔,實在是感到震驚不已。
  太年輕了!
  雖然知道趙奕還不到20歲,但真正見到的感觸還是不壹樣,多數數學領域的人士,做研究最年輕也要二十五歲後,二十歲面色還帶著壹絲稚嫩,真是不可想象的年紀。
  趙奕走到臺上的時候,心裏的緊張就完全沒有了,他開口道,“感謝大家來到燕華大學,聽取我有關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報告。”
  “我的第壹種證明方法很簡單,前面會敘述證明的理由,後續都是論述、分析部分。最後會留出壹部分時間,給大家做提問。”
  他說完朝著大家微微鞠躬,就按照設計好的步驟,打開了PPT的頁面,隨後開始了證明的詳細講解。
  因為所用的方法很直接,就是設N為自然數,以N為中心點做前面素數的對稱數,隨後把所有的對稱數乘在壹起,分析所得出復雜列式的最大因子。
  證明方法的難點就在於列式的分析。
  演講報告不同於給學生講課,因為學生什麽都不懂,就需要講解的很詳細,下面坐著都是數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就不需要那麽麻煩了。
  那些很簡單的東西就直接PPT過掉,只抓住證明的核心要點來詳細講解。
  這也就導致講解的速度非常快。
  前來聽取報道的人,大多都看過發布的論文,就算沒有完全看懂的,整體證明過程也是知道的,他們想聽的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極限轉換分析。
  趙奕以極限轉換分析的方法破解了復雜列式,過程給列式做了變換,還拆分進行了討論,最終得出了最大因子大於等於N的結論。
  等趙奕對關鍵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後,會場的人才發現,確實像是趙奕開始說的,知道了關鍵點證明過程並不復雜,也怪不得好多人都能輕松看明白。
  趙奕講解了大概有四十分鐘,之後就到了提問時間。
  壹個小時的時間安排很緊密,但實際上,針對證明過程做提問的人並不多。
  多數人都在反思……
  證明過程並不太復雜,涉及到的知識點也並不多,仿佛就是解了壹道難度非常高的題目。
  但是……
  “為什麽我沒有想到呢?”思考很快就有了結果。
  還是關鍵點問題!
  趙奕講解的關鍵點,聽起來並不復雜,只是因為他已經解了出來,真正的思考起來,就像是在極為復雜的迷宮中,找出了壹條正確的通路。
  那可是很不容易的!
  照著通路去走確實很容易到達終點,但不知道正確的路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迷失掉,中途走錯壹點點都被會堵在迷宮中。
  這需要花費的時間太多了。
  如果是運氣不好,或者沒有其他手段,哪怕是研究幾十、上百年,也都很難走的出去,更不用說,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毅力。
  “難道趙奕只是運氣好嗎?”好多人思考著。
  當然不是。
  如果趙奕只是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以這種方法來證明肯定會被歸在運氣上,但他在完成證明之前,就已經是世界公認的數論大師。
  所以……也很正常。
  天才的腦思維和普通人不壹樣。
  普通人最好還是不要試圖去理解天才,否則只會遭受無情的打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