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35章 沈丙河:妳們還是差那麽壹點!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王誌芳做了壹輩子的合金材料研發,很快就想出了趙奕話裏的問題所在。
  合金材料的研發中,理論確實只占很小的壹部分,再完美的論證直接出成果的機會也很小,但總要比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的論證強得多。
  比如,壹切都能說得通的論證,讓成品性能提升的概率是百分之十。
  好多問題無法解釋的論證,也許讓成品提升性能的幾率只有百分之壹。
  差別就在這裏。
  ‘試錯’,就很難說了。
  每壹份實驗設計論證都有好幾個步驟,最後成品性能沒有提升,很難說是哪個步驟出的問題。
  當然,也不可否認,最後成品性能有提升,但是提升不多,就更無法找出有影響的步驟,所以趙奕所說的還是有壹定道理的。
  王誌芳感到欣慰的是,張洪濤的論證得到了肯定,只是沒想到趙奕需要的是‘試錯’,而不是能直接出結果的完美論證。
  “找錯了方向啊!”
  王誌芳有種被迫屈從於‘領導’的郁悶,他不由得想著,“如果換作是我來領導,肯定會接受洪濤的論證,沈丙河的直接Pass掉。”
  “唉~”
  現在還能怎麽辦呢?
  接受吧!
  王誌芳郁悶的搖搖頭,再擡起了頭才發現大家都看向自己,“怎麽了?”
  他楞了壹下才反應過來,是輪到他做實驗設計報告了。
  可是……
  張洪濤的論證都被直接壓在下面,他的論證相比更加‘完美’,肯定不會被接受吧?
  王誌芳搖頭道,“反正第壹份實驗敲定了,我就不報告了,等再回去琢磨琢磨,修改壹下。”
  “洪濤也是。”
  “我們壹起修改、完善壹下。”
  ……
  等分別做論證報告結束,敲定第壹個要做的是沈丙河的設計,趙奕就說起了實驗工作分配。
  合金材料的制造實驗是個大工程,可不像是生物醫學研究,在實驗室搗鼓搗鼓器皿就結束了,實驗對設備、環境的要求非常高,還需要307鋼廠方面配合。
  趙奕做分配肯定要照顧金屬材料實驗室,因為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操作環境,要比金屬材料實驗室高端、完備的多,但雙方是合作研發,也不可能所有都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進行。
  前面壹些不需要特殊環境、特殊設備的步驟,都是在金屬材料實驗室的操作間完成。
  這個還是考慮到,金屬材料實驗室的設備都是全新的,全新的設備也是需要‘打磨’的,否則引入了設備不使用,就顯得有些浪費了。
  其他步驟都是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以及他們所擁有的壹家小型軍工廠,說是軍工廠也不準確,早在二十年前,工廠就開始生產民用鋼材,後來受限於地理位置和設備問題,幹脆結束了‘軍用’被劃給了航空航天大學,供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使用。
  這家規模較小的鋼鐵廠,對合金材料研究很有價值,像是壹些高溫高壓的設備,根本無法放在實驗室操作間,就轉移到工廠內部,工廠也有很高端、專業的設備。
  趙奕梳理了壹下K03A後續制造所需的環境、設備,發現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全都具備,也不由得感嘆雙方在基礎科研設備上的差距。
  他還是要照顧壹下金屬材料實驗室,就決定把檢驗工作也放在金屬材料實驗室。
  王誌芳、張洪濤聽的直咧嘴。
  大部分實驗過程都是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完成,結果產品出來要檢測的時候,就來燕華大學這邊做?
  “這也太欺負人了!”
  “怎麽能這樣!”
  “如果真要是出成果了,場地必須是金屬材料實驗室,必須是燕華大學?”
  王誌芳和張洪濤對視壹眼,頓時都感覺很憋屈,但他們壹句話都沒說出來,甚至沒有爭取的底氣,因為趙奕是研發組的老大,帶領他們壹起做研發。
  第二就是經費問題。
  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只申請到五百萬,後續做實驗設計肯定是不夠的,他們還要指望趙奕這邊‘援助’呢。
  趙奕對經費壹點不吝嗇。
  使用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設備、材料,都是直接拿出項目經費的,也就是幾人設計的實驗,驗證過程的花費,大部分都是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來出。
  另外,307鋼廠那邊的配合也是看趙奕的面子,否則靠王誌芳、張洪濤拿錢對方都不壹定願意。
  有錢,就是老大!
  王誌芳和張洪濤只能把意見憋在肚子裏。
  大致的實驗流程分配規劃好,就是針對性制定實驗方案了。
  沈丙河的實驗設計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制定了三處添加錸元素的地方,因為需要卡斷K03A的制造過程,有壹處過程還被修改,控制溫度從壹千二百攝氏度,變成了三千二百攝氏度。
  這個修改的目的顯然是融化來金屬錸,但具體是否對原制造有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設計方案制定了‘三處添加錸元素’,李榮茂笑稱沈丙河的設計是‘大面積撒網’,卻正說中了沈丙河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足,就決定在幾個位置都添加錸,“也許就能有效果呢?大面積撒網,總有壹個能中……”
  實驗過程還是很復雜。
  每壹次實驗都等於從頭到尾制造壹次K03A,還根據實驗方案調整中間步驟,需要花費的時間肯定不少,好在307鋼廠給予了大力支持,制造過程前面的部分,都可以由307鋼廠完成,他們直接送來制造過程中的材料,甚至還派出了專門的團隊輔助。
  趙奕制定的實驗時間是兩天,但只是首都這邊的實驗,還要等307鋼廠送來材料。
  會議結束就是等待了。
  307鋼廠的效率很高,或許也是重視趙奕團隊的研發,只過了兩天就送來了實驗用的中間材料,負責運送的還是何桂林的研發組。
  何桂林自己來了,還帶著兩個技術員。
  他們先是把有壹部分材料送到金屬材料實驗室,按照安排就直接去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工廠。
  金屬材料實驗室的操作間裏,堆了壹大堆的材料、物品,還有壹些附帶承裝的設備。
  趙奕過去看了下東西,隨後很淡然的宣布,“開始吧。”
  實驗正式開始。
  首先就是金屬材料實驗室這邊進行的開端,把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以及過水高溫處理,再包括添加幾種元素,到此也就結束了,他們這邊用不到金屬錸,然後實驗相關的材料就被直接送到了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附屬的鋼廠。
  鋼廠。
  好多人都忙碌起來。
  王誌芳指揮著工人對設備做調整,張洪濤則和何桂林站在壹起,說著這次實驗相關的問題,他解釋了幾個改動的地方,何桂林聽著有些疑惑,“誰設計的方案?”
  “沈丙河教授。”張洪濤用力撇下了嘴,補充道,“不過是趙院士敲定的。”
  “哦~~”
  何桂林才剛想談下對設計的看法,馬上就停住變成了,“趙院士說行,就值得試試。”
  “……”
  張洪濤還指望何桂林跟著‘批評’幾句,結果得到了這麽壹句回答也很郁悶。
  雖然非常相信趙奕的判斷,但他還是對沈丙河的設計不感冒,壹大堆論證的小問題放在壹起,怎麽可能讓成品的性能的提升呢?
  這次實驗就是個浪費啊!
  “試錯……”
  “沒關系!”
  張洪濤這麽安慰著自己,但還是感覺有些郁悶,主要沈丙河的設計問題太多,而趙奕的研發方法,和他們的經驗、想法不壹樣,超出了正常的理解範疇。
  ……
  很快。
  材料送到了。
  沈丙河也知道自己的設計不被認可,就連李榮茂都用沈默表達了意見,但已經被趙奕拍板了,他也多了那麽壹點信心,“趙院士都說行,對研發有幫助,而且說第壹個進行,就算出不了成果也沒關系。”
  雖然是這麽想的,但任何設計被驗證,都會希望有成果。
  沈丙河還是希望制造出來的成品,性能上會有所提升,他到了工廠忙前忙後著,希望制造過程不要出現任何差錯。
  其他人相對就比較空閑了。
  大部分工作都是廠裏的工人做的,何桂林帶的組也只是負責監督,王誌芳就是最開始指揮壹下,後來也就站在旁邊看著了。
  張洪濤和李榮茂就站在壹邊,有時候幹脆呆在了辦公室,仿佛就等著出結果了。
  趙奕倒是非常認真,他全程旁觀制造過程,只要處在制造過程中,每個步驟他都會認真的看,有時候還是近距離的看,旁邊的人都怕高溫設備傷到他。
  兩天後。
  成品差不多出來,就只差最後壹步——冷軋處理,也就是合金處在液體狀態,就快速讓其冷卻並軋出形狀。
  這時候趙奕忽然開口了,他皺著眉頭看著合金溶液,還再走進了壹步,指揮道,“分成兩份,壹份冷軋處理,壹份緩冷。”緩冷的意思就是緩慢冷卻,比自然冷卻還要慢,是在不斷加熱過程中冷卻的,只是加熱的溫度越來越低。
  旁邊研發組幾個人都在。
  李榮茂問道,“緩冷?有什麽用嗎?”
  “理論上……”王誌芳開口正要解釋。
  趙奕直接打斷說著,“試試而已,也許就有效果呢?”他可不想聽什麽‘理論’。
  王誌芳被憋了壹下,只能郁悶的點頭,“也對。”實際上,他本來是想說‘緩冷對K03A無效’,但趙奕都說‘只是試試’,反正只是多壹步,工廠也是有條件做的,也就不用說什麽了。
  實際上,趙奕說分成兩份只是想證明,緩冷是非常有意義的,就像是王誌芳的‘理論’,緩冷對K03A的制造沒有作用,但他們不是制造原來的K03A,而是添加了稀有金屬元素錸,緩冷對錸元素嵌入K03A並發揮其熔點高的特性非常有意義。
  很快。
  兩種冷卻方法制造出的成品出來了。
  何桂林當即就想對成品進行檢測,卻被李榮茂阻止了,“趙院士說,要到金屬材料實驗室做檢測。”
  “這個我也知道。”何桂林道,“但只是第壹次試驗,估計沒成果吧?”
  他的意思是合金性能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那也要到我們實驗室。”李榮茂堅持說道,隨後他看向了趙奕。
  趙奕道,“反正下次實驗室還有等兩天,就去我們那裏做檢測吧。”
  “好吧!”
  何桂林只能抑制住檢測的欲望,和其他人壹起坐車去了燕華大學。
  金屬材料實驗室。
  何桂林、張洪濤、李榮茂,三個人親手對合金成品進行檢測,連主設計人沈丙河都擠不上,主要也是操作經驗問題,他們都是壹線研究者,經常幹類似的工作,可以說是輕車駕熟了。
  沈丙河相對經驗少很多,只是在讀博的時候,有過實際操作經驗。
  很快。
  那邊變得熱鬧了。
  “我已經加熱到1500度了!怎麽還不融化!”張洪濤驚訝地說道,“難道熔點提升到1500度以上?”
  “不可能吧?”
  “真的?”
  “沒看錯吧?”
  何桂林馬上趕了過去。
  張洪濤控制著高穩火焰還是有點危險的,何桂林只能遠遠的站著,等發現合金有融化跡象,他馬上忍不住問道,“多少?”
  “1520度!”
  “1520?開玩笑吧?是哪塊?”
  張洪濤道,“緩冷的那壹塊。”
  另壹邊。
  李榮茂正在測量‘冷軋處理’的成品,他馬上喊了壹句,“融化了,1460度!”
  “妳這塊也有1460度?”
  何桂林和張洪濤壹起驚訝的喊出聲,其他人馬上都趕了過去。
  很快熔點測試結束。
  張洪濤和李榮茂壹起宣布了結果,“冷軋處理的,1460度;緩冷的,1520度!”
  其他人都驚的楞住了。
  沈丙河下意識喊了壹聲,“真的假的?1460?1520?也就是說,我的設計讓K03A性能提升了壹百多度?妳們不是在騙我吧?”
  張洪濤和李榮茂壹起沈默。
  好半天。
  沈丙河終於相信了結果,馬上用力揮了下拳頭,大笑道,“我早就說過了,妳們應該相信我的設計,怎麽樣?還論證、論證的,加上趙院士說的緩冷,壹百度啊!”
  “哈哈哈——”
  “咱們趕緊,試試妳們的方案,看看比我的怎麽樣,反正我感覺吧,妳們的還是差那麽壹點……”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