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

寒門

都市生活

“家人們,這種畢業典禮的求婚可不常見啊!要個小心心不過分吧?”
“沒點關註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0章 楊小昭逛書店

歌迷 by 寒門

2023-7-22 10:34

  “要去書店?”
  楊謙在飯桌上跟正在吃早餐的戴振宏說出他今天計劃的時候,看見老丈人不茍言笑的樣子,還以為他對於書店不感興趣。
  誰想到,戴振宏微微思索了壹下,竟然點了點頭。
  “去書店過年這個想法不錯,書店的環境好,清靜,而且昭昭喜歡看書,去書店對於她來說,也是陶冶情操,培養對知識的渴望!”
  戴振宏先是予以了肯定,然後問道:
  “妳們打算去哪個書店?”
  “去哪個書店還沒想好,不過應該去的是那種空間比較大,然後環境也比較好的書店,我還在讓群裏的同事們幫忙給點建議,他們去書店比較多,我網購的多……”
  楊謙連忙拿了拿手機,跟老丈人說道。
  謙語傳媒的文藝青年比較多,畢竟老板就是這個類型的。所以,他們不僅僅是喜歡音樂,平時也愛看壹些雜七雜八的書。
  楊謙有時候從錄音棚裏出來,想放松幾分鐘,活動活動筋骨,結果跟他們聊天聊最近看的書,就聊得很投入,壹眨眼半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可以去我們之前,妳第壹次來魔都時候,我們去的那個小鎮,那兒有壹個很漂亮的書店,它不是整個地板都是玻璃隔著書嗎?”
  戴羽妮笑道,她也是臨時剛想起來的。
  “妳們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我可以給妳們壹個建議。這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會員預約制的,春節去的人應該不會很多,符合妳們想要安靜的要求。其次是空間足夠大,整個書店占地兩千多平米,有上下兩層,不管是書架陳列,還是建築風格都很有特色。最後,也是比較關鍵的,它其實是我壹個朋友投資開的,以前開業酒會我還去捧過場。所以,我們不預約,直接去也沒有問題。”
  戴振宏端起茶杯,淺抿壹口,才擡起眼皮,跟楊謙慢慢地說道。
  其實,楊謙和戴羽妮主要擔心的還是戴振宏不肯去,畢竟腿受了傷,出入都得坐輪椅,老戴同誌不喜歡被外人,尤其是媒體看到他脆弱的壹面,索性他也是深入簡出,很少在外露面。
  但如果戴振宏不去,他們又不好把老爺子壹個人孤孤零零地丟在家中,不如都不出去,就在家過年了。
  幸好,現在聽老戴同誌的意思,他還是想出去溜達溜達的!
  “那就去爸您說的那裏吧?還說什麽呢?聽著感覺就很像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楊謙看了看戴羽妮,眼神交流了壹下,笑道。
  ……
  戴振宏說的那家書店,位於壹片灌木籬笆圍起來的老建築群之中。
  “它原本是民國時期,英國、美國壹班外國佬在我們魔都搞的壹個鄉村俱樂部,就是復刻他們老家的那些東西,天天唱歌跳舞啦,尋歡作樂。然後那邊有壹個別墅,是孫科的故居,孫科,應該都知道是誰吧?”
  戴振宏聯系的那位朋友背景地位應該是不能跟戴振宏相提並論的,壹聽說戴振宏要來,他都不敢怠慢,甚至不敢把接待工作交給別人,自己推掉其他的安排,趕緊跑來親自為戴振宏他們引路、做介紹。
  不過,不管是鄉村俱樂部,還是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都跟這位名叫章敦的中年男子沒有什麽關系。
  他的書店只是租在了這裏!
  章敦的身份其實也有點特殊,他首先是壹名榜上有名的作家(作家富豪榜),楊謙壹開始也還沒將他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位章敦聯系在壹起,因為之前楊謙看過他的書,知道章敦這個名字,但見面的時候,戴振宏都是“章先生、章先生”地這樣稱呼,楊謙也是後面才知道他就是那位作家章敦!
  當然,章敦又不只是作家,他還是壹名天才、是壹名商人!
  章敦十八歲就讀到了國內的醫學博士學位,然後他沒去當醫生,而是跑到國外去讀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來在國外壹家非常有名的咨詢公司工作,回國後在壹家頂尖的央企做到了CEO的位置。
  當然,現在他自己單幹了,反正也不差錢,搞搞投資、寫寫書,即便是開書店,那也是因為理想——至少章敦自己是這麽說的。
  “其實盈利還是可以做到的,即便前幾年疫情那麽嚴重,我們都能生存下來。最主要是我這個書店商業邏輯不死板,不會說開壹家書店,就只是想開壹家書店,也不會說我開書店,輔助的就只是賣賣咖啡,這個套路用得太多了,同質化很嚴重。”
  進到這家“早聞書屋”,章敦的談興又上壹個臺階,他壹會兒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戴振宏,壹會兒看著推著戴振宏的楊謙,滔滔不絕地給他們介紹起來。
  早聞書屋從外觀上看,就很適合拍照打卡,它是壹棟兩層的長條形建築,外墻比較樸素,很有年代感,圓拱形的玻璃門也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覺。
  但連著壹排近十個圓拱形的落地玻璃門(也有可能是窗),就跟壹排的城墻門洞壹樣,給人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
  晚上的時候,橘黃色的燈光從幹凈的玻璃門透出來,這樣的景色應該會更漂亮。現在是白天,楊謙他們進去之後才能感覺到光影交錯!溫和的春光透過玻璃門窗斜斜地落在書本上,這壹幕,拿手機來拍都是大片!
  書架也很有趣,它並不是傳統的那種頂天立地、層層碼放的大書架,而是采用木條和薄板的組合,定制成了壹排排有點像小書攤壹樣的書架!
  它下面兩層,中間是壹個平鋪陳列書籍的臺面,上面也只放四層書,關鍵是整體感覺不會壓抑——上面用木條制作的圓拱形,形成了書店整體的形狀特征,但留出來的視覺延展性,就保證了上方空間和空氣的連通!
  當然,燈光布局也很重要,因為即便是白天,裏面較深的空間還是需要燈光來照亮。
  木條同樣是燈帶的布置位置,而在臺面下的兩層書架裏,也有相應的燈帶,保證明亮同時又柔和的視覺觀感,同時燈光映照在打了蠟、拋了光的木地板上,還能給人古樸又相對清新,不會太過厚重的感覺!
  “我的書店,這邊看到的主要是書,然後到這裏,往裏面壹點,以及那壹邊的收銀區、咖啡茶飲區,都會有我們專屬的文創產品,或者壹些書的周邊產品在銷售,同時我們也會定期舉辦壹些藝術展,會有非常多的愛好者選擇過來看展、購書。春節期間就沒有,我們給大部分員工放了假,只留下少數值班的人……”
  章敦介紹道。
  楊謙對文創原本是沒那麽大興趣的,但當他陪著戴振宏和家人,跟隨章敦的腳步,來到對方說的他們專屬的文創產品區域時候,他才意識到,章敦在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
  “這個是我們的帆布袋,有不同圖案,不同名家名言的,幾乎每季度我們都會推出壹款新的,但老款的,賣得好的話,我們也會壹直賣下去。像這個‘我的書袋可以裝下整個宇宙’,它是五年前就設計的,我定的這個文稿,所以印象很深刻,很多讀者都很喜歡的,經常提著這個袋子來參加活動。它現在還很熱銷!”
  章敦給楊謙遞過來壹個帆布袋,笑著讓他隨便挑,喜歡什麽隨便拿。
  他肯定知道楊謙身份的,但到現在他都只字不提歌手的事。
  除了帆布袋,還有比較常見的筆記本、書簽、臺歷,甚至還有碗碟這樣的文創產品。
  “章老師,您這個也是書簽嗎?”
  楊謙看到壹套盒裝的卡片,看著有點像書簽,但它又比較寬,不像書簽那樣細細長長的。但上面都有圖案,而且比書簽更加精致、漂亮——畢竟可供下筆的地方多了,內容也會更加豐富。
  “不是書簽,這個叫藏書票。其實也是國外最早興起,十五世紀歐洲就有了,後來上個世紀初傳入國內。它相當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藏書章,貼上這樣壹個藏書票,就代表著這是那位藏書者的藏品了。歷史上很多著名的版畫師都參與過它的設計!”
  章敦看見楊謙不懂,便跟他詳細介紹起來。
  原來是壹種雅致的玩法!
  楊謙只是對上面的版畫感興趣,就跟看漫畫壹樣,忍不住拿著幾張藏書票看了看。但真要他壹本本地給自己的書貼上這麽壹個藏書票,楊謙就不感興趣了。
  這不是無聊嗎?
  書是要讀到肚子裏的,貼這麽壹個東西又不會讓妳增長見識……
  當然,文創區還是有壹些楊謙喜歡的商品。
  比如說那幾款印著名人名言的水晶玻璃鎮書,楊謙看著就很感興趣。它看著有顏值,捧著有質感,用著還實在,可以在讀書的時候幫助自己壓書!
  這樣壹看,還真的有下手買幾個的需要!
  “小章,我們去妳辦公室喝茶吧,讓他們年輕人在這裏看書,他們喜歡看書,跟我們又聊不到壹塊去。”
  戴振宏等他介紹得差不多的時候,才跟章敦點了點頭,說道。
  倒不是戴振宏想喝茶,他知道楊謙、戴羽妮帶孩子來書店,肯定是想看看書、逛逛書店的。
  但章敦又太過熱情,壹直跟著,壹直積極地介紹。
  當然,這跟戴振宏來有很大的關系!
  章敦並非真的話癆,當過國企CEO的他,不用說也知道有很強的講話水平,能收能放。
  可今天戴振宏這位大老板來了,章敦又不能讓場面尷尬,只能是主動介紹。而且,他也想讓戴振宏多了解壹些,“早聞書屋”已經開了好幾間店了,未來繼續擴張,說不定需要和戴振宏合作,潤遠地產可是擁有著不少二線城市的商業板塊……
  “行,戴總這邊,我推您吧?二老也這邊請。”
  章敦沒有二話,推著戴振宏,帶著楊華平、洪肖霞去他辦公室喝茶了。
  楊謙和戴羽妮這才有了壹點自由自在地逛書店和遛娃的空間!
  楊小昭早就按捺不住了!
  她對這個裝滿了書的“屋子”很感興趣,楊謙剛將她在木地板上放下來,小姑娘便興奮地扒拉開爸爸扶著她的手,四肢並用,很快就爬到了壹個書攤式的書架前面。
  小小的人兒是沒有能耐看得到高處的書的,但臺子下面這兩層書架,可能大人需要蹲下來或者彎下腰去拿書,但對於楊小昭來說,卻是比較友好的!
  只見她停下爬行的動作,小腦袋擡起來,大眼睛滿是好奇地打量起了跟前的這兩排書。
  它們還比較友好,壹排排的,都是封面面向外面,楊小昭還可以看到上面那些豐富多彩的封面圖!
  正好,靠近文創的這壹列書架是自然科學類別的,而楊小昭童鞋正面對的這些書也是新近出版的科普類書籍!
  可以看到,它們的封面上,不是星空、星雲,就是動物、植物!
  但不管是什麽,它們都是很有趣的,就好像楊小昭在家跟爸爸看的那些繪本壹樣,圖案多樣、色彩紛呈!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家夥才這麽感興趣地停了下來。
  “幸好,今天上午書店人不是很多,不然,妳寶貝女兒就要幫人家拖地板了!”
  戴羽妮笑著跟楊謙說道。
  確實是這樣,大年初壹的上午,大多數人都去公園、動物園,或者去商場玩了,哪裏會有人來書店逛的啊?
  當然,也有幾個,但看著都是特別愛書的人,還多少有些社恐,他們低著頭躲在書架後面挑書看書,根本不想和別人有什麽交流——這也就不可能跑去認出楊謙和戴羽妮來。
  “別這麽說,別人服務員還是把地板擦得纖塵不染,妳看這反光的,多好看啊?”
  楊謙也笑道。
  直到楊小昭哼哼出聲,楊謙才蹲下去,看看小家夥有什麽訴求。
  “唔?唔唔?”
  小姑娘看了爸爸壹眼,抿著的小嘴巴也不像是要說話的樣子,就單純地靠鼻腔出聲,然後表情認真地拿她肉肉的小手掌呼到那本書的大熊貓的臉上。
  “哈哈哈,妳是說這本書上面也有大熊貓,對吧?”
  楊謙壹見,就明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