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眉師娘

都市生活

壹九九O年,初夏的壹個夜晚,溫州蒼南的壹個小鎮。
永城婺劇團的美工張晨,正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36章 新業務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by 眉師娘

2022-7-17 14:04

  過了正月,整個“宅鮮送”似乎都松弛了下來,沒有原來的那般忙亂和緊張,公司似乎進入了正常的運行,變得有條不紊,連春節這個關卡都可以頂下來,沒出什麽差錯,公司的管理層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信。
  年前和年後,相隔也就很短的時間,但不管是對吳歡來說,還是對張向北來說,對下面小武和周若怡孫向陽李薇他們來說,從心理上,感覺自己公司已經過了壹年,有點老公司的樣子了。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他們現在兵強馬壯,再籌建壹個新公司,已經沒有原來那麽窘迫,籌備人員從各個部門和其他分公司抽調過來,很快就可以組建壹個團隊,都是已經有經驗的人,誰該幹什麽,怎麽幹,不用吩咐,他自己就知道去做。
  這也從另外壹個角度,讓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是家老公司,老公司才有這樣的底氣,而且還已經是壹家大公司。
  “宅鮮送”只花了不到壹年的時間,還真的是迅速成長為壹家大公司,他們現在在全國,已經有壹萬八千多名員工,每天的銷售額六個多億,而且不管是人員也好,客戶數量也好,銷售額也好,每天都還在快速增長。
  等到武漢成都重慶和長沙的分公司上線之後,他們就不僅占據了沿海省份,還可以說是占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南京和杭城廣州三家公司,已經在向域內更多的城市發展二級分公司。
  除了蘇州和寧波,他們的業務,現在已經向無錫南通徐州溫州紹興臺州嘉興東莞珠海和佛山拓展。
  這壹切,都得益於他們有了穩固的,不斷擴大的蔬菜供應基地,劉得華的壽光辦事處,已經升格為山東分公司,現在采購的範圍已經擴展到全省。
  寧夏那裏,他們年前收購和合作的農場,頭壹茬的蔬菜已經開始供應,向依雲接著又收購了幾家農場,他們在整個寧夏的布局已經完成。
  雯雯在寧遠,正壹個鄉壹個鄉地蠶食,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推進的速度果然很快。
  其他的地方,他們合作的公司和農場、合作社,也隨著“宅鮮送”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現在不是他們去找對方,而是對方反過來找他們合作。
  最讓張向北和吳歡放心的是,申屠紅燕那裏的生產規模不斷地擴大,保鮮櫃的生產,已經可以趕上他們業務的發展速度,不僅能滿足新開發城市的需求,還可以滿足已經開發城市保鮮櫃數量不斷增加的需要。
  吳歡走進了張向北的辦公室,問他:“怎麽樣,還沒有轉過彎來?”
  張向北搖了搖頭,他說:“我還是覺得砸了人家的飯碗不好,特別是我們壹直合作得好好的。”
  “從我的立場,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自己做,把利益最大化。”吳歡說。
  張向北笑道:“我理解,我理解,那是妳的職責,不過,妳有沒有聽過壹個陶朱公,也就是範蠡的‘侯時轉物,逐十壹之利’的故事?意思是說等待好時機買進賣出,但只獲取十分之壹的利潤,不要壹個人吃幹抹凈,這樣,錢賺到了,人氣也賺到了。”
  “哼哼,還引經據典了,是顧工和妳說的吧?”吳歡冷笑著問。
  張向北說:“對對,我哪裏會知道這些,不過很有啟發。”
  “範蠡,人家那是帶著西施壹起跑的……好吧,妳也有妳的西施。”吳歡說著嘆了口氣,“張總,我怎麽覺得,妳越來越不像是個商人。”
  “是商人,但不想做那種唯利是圖的商人。”張向北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做那樣的商人也是不劃算的,要是成為千夫指的話,最後付出的成本,可能會比妳得到的還要多,商業活動,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活動,而不單純是金錢和利益的往來,特別是在中國。
  “賺了錢而得罪了人,最後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很難說。有時候我想,我老爸其他沒有給我什麽,但有壹點,他的壹些做法,他無師自通就那麽做了,看著沒什麽賺,最後是他賺到了。”
  吳歡好奇了,問:“張總做了什麽?”
  “他也不像個商人,不太會討價還價,不夠精明,很多時候,他也寧願自己吃點虧,我記得從小像桿子叔叔,淑珍阿姨,就在這點上經常嘲笑他,覺得他在這方面,有點傻。
  “但其實,這樣也讓他的人緣很好,真有什麽事情的時候,大家都會幫他,到最後,他這個看上去不怎麽會做生意,不像個商人的人,反倒把生意越做越大了。”
  張向北說著,吳歡若有所思,沈默了壹會,她說:“好吧,那妳定下來了?”
  “定下來了。”張向北看著吳歡說,“就按我說的去做吧。”
  “好,我去壹家家和他們談。”吳歡說著走了出去。
  張向北和吳歡在談的,是他們的冷凍肉制品,牛肉、豬肉和雞肉等家禽肉,冷凍肉的價格和鮮肉的價格,相差壹大截,很多的學校和酒店、單位,采購的都是冷凍肉,還有壹部分城市的居民,因為價格的原因,也會選擇采購冷凍肉。
  冷凍肉在國內幾乎被幾家大的肉制品公司壟斷,他們的供應價格,和國外進口的相比,又相差壹大截,像北美和歐洲的壹些公司,他們生產生豬,但豬肉本身在他們那裏的銷量並不大,都在向亞洲出口。
  國內的養牛業,大型的飼養場基本都在養殖奶牛,用來制作奶制品,肉牛的養殖規模不大,牛肉很大壹部分都要依賴進口。
  “宅鮮送”原來的這部分產品,都是國內的幾家凍品進出口公司供應的,這些公司,也是從國外的供貨商那裏進的貨,並不是從源頭進的貨。
  這些貨品最大的問題還是,都是走海路過來的,中間有十幾到二十幾天的路程,有時候不能夠正常供應,壹批新貨到的時候,供應充足,但在這批貨和下批貨到來的中間,有時會斷檔,而且,價格的起伏也很大,不是很穩定。
  張向北和吳歡他們,就想自己成立壹家進出口公司,從事生鮮凍品的進口,對他們來說,不僅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而且還有壹個最有利的條件,那就是小芳。
  小芳在雙會國際實行國際化跨國經營的時候,和全世界所有大的肉制品供應商都有聯系,她可以幫助他們的進出口公司,直接和這些公司建立渠道,讓他們實現從源頭進貨。
  北美最大的肉制品公司史密斯菲爾德,現在的母公司是雙會國際,他們那裏當然沒有問題,雙會國際在收購歐洲最大的肉制品公司,西班牙的農夫集團時,雖然遭遇了阻礙,但小芳和農夫集團,還有當時共同發起收購的墨西哥Sigma Alimentos食品公司關系都很不錯。
  小芳和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公司,巴西的JBS SA公司也有聯系,他們在澳洲和北美以及南美洲各國都有分公司。
  小芳可以把這些渠道,全部介紹給張向北他們,這對“宅鮮送”來說,是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的渠道,可以說比原來向他們供貨的那幾家凍品公司還要好。
  能拿到的價格,也是壹樣更優惠,中間少了很多的環節嘛。
  但問題是,只要他們的進出口公司開始進口,對這幾家凍品公司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本來“宅鮮送”的需求量就占了他們的壹半以上,現在不光是他們的這部分業務會流失,而且,“宅鮮送”供應的凍品價格比他們還便宜,他們其他的客戶,也肯定會流失,對他們來說,就只有關門這壹條路了,這就是張向北說的砸飯碗。
  在這點上,張向北和吳歡產生了分歧,吳歡認為,我們是做企業的,既然是做企業,就是適者生存,他們被淘汰,也很正常。
  張向北不這麽看,他覺得還有更好的路,那就是合作的路,他們和這幾家凍品公司,共同成立壹家生鮮產品的進出口公司,吸收他們都成為公司的股東,這樣,大家就都有錢賺,可以共贏發展。
  兩個人為這事爭執了幾天,今天終於達成了共識,吳歡就去找這幾家公司壹家家談,把張向北的想法和他們說了。
  這些公司,本來心裏都已經忐忑不安,做批發業務的,大家看著自己手下的客戶越來越大的時候,心裏都是又歡喜又擔憂,歡喜是客戶大了,自己的錢賺的就多,擔憂的是,客戶不是傻瓜,誰都知道,當他們做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們羽翼豐滿的時候。
  這個時候,客戶要跳船是很正常的事,人家已經不需要依賴妳,就可以活得很好了嘛,中間商說到底,在整個交易的流通鏈裏,只是壹塊跳板。
  所以當這些公司看到“宅鮮送”越來越龐大,下的訂單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們的心裏是不安的,知道跳船的日子,可能也已經接近了。
  當吳歡來和他們說這事的時候,這些公司哪裏有不歡欣鼓舞的道理,他們馬上就答應了,同時覺得,張向北這個小鬼不錯,做事很靠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