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長生

睡覺會變白

玄幻小說

初夏,白城。
白城在北方,很普通的壹個縣級市,兩三條主街,七十萬人口,沒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上)

顧道長生 by 睡覺會變白

2019-3-23 20:28

  鷹潭,車站。
  顧玙和小齋提著兩個大木箱子出來,引得路人頻頻側目。這倆箱子四四方方,外觀粗糙,模樣古怪,連把手都是新配的。
  裏面自是煉丹用的藥材。
  兩個丹方,共34種藥,他們各準備了七份,已是能力所及。煉丹是個大活兒,實力、技術、運氣缺壹不可,稍有不慎就要推翻重來,所以成丹率壹向不高。
  他們也沒抱太大希望,七份藥,有壹份成功就算不錯。
  鷹潭是個小城市,沒什麽可看的,出了站便要打車去龍虎山。小齋先上了車,顧玙剛要邁步,忽地壹頓,只聽不遠處傳來壹陣響亮的宣傳語:
  “新風寒感冒顆粒,全新上市,峨眉制藥廠生產,壹劑見效,壹劑見效!”
  嗯?
  倆人對視壹眼,峨眉制藥四個字瞬間挑動了神經。
  “我去看看!”
  顧玙當即轉身,跑去街對面的那家藥店,推門就道:“拿盒感冒顆粒。”
  “刷醫保麽?”店員問。
  “呃,現金。”
  他汗了汗,莫名有點羞愧。
  話說藥店都有個隱藏規則,又便宜又好用的藥,肯定收在裏頭。又貴又壹般的藥,大多擺在明面。
  店員壹伸手就從櫃臺裏拿出壹盒藥。顧玙瞧了瞧,包裝普通,廠名倒是顯眼,配方上寫著:麻黃、葛根、紫蘇葉、防風、桂枝、白芷、陳皮、苦杏仁……
  功效:解表發汗,疏風散寒,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咳嗽等。
  6袋裝,口服,壹次1袋。
  “哎,這個壹天吃幾次啊?”他問。
  “只要妳不是重感冒,基本上吃壹袋就好了。”店員道。
  “我前幾天感冒,就吃它好的,就沖了壹袋!”
  此時,旁邊的大媽特有當托的潛質,插嘴道:“這藥好使,妳就放心買吧。”
  “呃,謝謝。”
  顧玙蛋疼,又問道:“峨眉制藥還有別的產品麽?”
  “……”
  店員古怪的瞄了他壹眼,道:“還有這兩種,跌打止痛膏和桑菊飲。”
  “各來壹盒。”
  幾分鐘後,他拿著三盒藥出門,上了出租車。車輛啟動,駛離車站,直奔二十公裏外的龍虎山。
  小齋癱在座椅上,頭枕著男朋友的大腿,自己的兩條大長腿別別扭扭的蜷曲著,有點無處安放的敢腳。
  她擺弄著藥盒,仔細查看壹番,三種藥,都是比較常見的材料,配方也很中庸。
  他們在白城還沒發現,不確定北方有沒有,但肯定的有壹點:這應是政府統壹研發,可能向全社會推廣的產品。
  “還沒那麽糟糕,總算轉向民生工程了。”
  小齋手動點了個贊,問:“哎,妳花了多少錢?”
  “喏!”
  他遞過小票。
  她接過壹瞧,頓時有點驚訝。同壹類型的藥品,廠家不同,價格也往往不同。比如同仁堂的感冒顆粒是13.5,白雲山的是11,修正的是25。
  但這個峨眉廠的,要36塊。
  還有跌打止痛膏,白雲山的是36.5,滇南白藥的是19.5,這個要58。再加上32塊錢的桑菊飲,壹共花了126塊。
  按常用藥來講,的確貴了些,可又轉念壹想。如果真有宣傳的那麽好用,妳是願意買壹盒999感冒靈,吃完了還不壹定好,還是願意多花點錢,買上壹盒峨眉出品?
  尤其現在,大部分的城鎮居民都有醫保,基本不構成壓力。
  “……”
  顧玙索性壹揮手,布下禁制,道:“王琦說的沒錯,果然是大動作,嘗鼎壹臠啊!”
  “呵,現在是感冒藥,以後保不齊出來什麽補氣散,強身膠囊,壹秒續命膏。等過兩三代人,國民的身體素質整體提高,嘖,確實很有遠見,也很賺錢。”小齋道。
  “甭管誰在那個位置,都會為自己家族考慮。咱們消極點說,只要在獲益的過程中,吃相不那麽難看,還能顧及幾分民生,其實就挺不錯了。”顧玙道。
  這三種新藥,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有!
  那幕後把持的頂級權貴,能不能賺到錢?更有!
  在多數國家,這已經是非常良心的結果。
  倆人嘀嘀咕咕的,嘴唇壹直在動,卻沒傳出任何聲音。司機師傅開了壹會,似有察覺,便往後視鏡瞄去。
  顧玙自有感應,本想閉口不言,誰知小齋壹摟脖子,硬生生壓低,開始用舌頭吊打他的嘴唇。
  得!
  師傅壹瞧,只能暗嘆人心不古。
  ……
  “好壹派仙家氣象!”
  顧玙拎著箱子,擡眼望著那三扇朱漆大門,言不由衷的感嘆。
  “噫,太假了!”小齋特嫌棄。
  “到了人家宗門祖庭,不都得這麽說麽?”他理所當然的吐槽。
  天師府如今也是景點,今日卻不見遊客,那三扇朱門左右緊閉,中門大開,顯然早有準備。
  “二位可是顧居士和江居士?”壹位知客上前施禮。
  “正是,特來拜會張天師。”顧玙還了壹禮。
  “家師就在內府等候,請隨我來。”
  說著,知客帶他們進院,先拐到寮舍安頓行李,然後才到了三門。
  三門便是天師府的私第,進門先是院墻,過院墻則是天師殿,由三個廳組成。前為過廳,中為客廳,後為內宅。
  張金通就盤坐在內宅榻上。
  此人年近六十,面色枯黃,顯得不太精神,頗有郁結之相。他穿著普通的藍布大褂,似在閉目養神。
  說起嗣漢天師府,那就是壹堆爛賬。
  夏國建朝後,對宗教勢力進行打壓,無論佛道。第六十三代天師不堪壓力,流落海外,以至本土壹度沒有天師尊位。
  老天師有個侄子,在海外立壇,自稱第六十四代。
  張金通本是外戚,為老天師的外孫,後來政府允許傳道,他就被扶持起來,也改了姓氏。而那個張妙賢,卻是正兒八經的張氏後裔,為老天師弟弟的孫子。
  結果被排擠到西山萬壽宮,做個吊兒郎當的主持。
  所以說,張金通是半路出家,身份壹向難以服眾,坊間時有詆毀傳言。不過他對龍虎山的貢獻不小,修復古觀,發揚道統,還培養出張守陽這樣的嫡傳。
  “師父?師父?”
  知客道人進來,喚了好幾聲,張金通才睜開眼,道:“哦,客人到了?”
  “到了,就在客廳呢。”
  “嗯,妳下去吧,我去招待。”
  他把徒弟趕出去,先整了整衣冠,才邁步到了客廳。只見壹男壹女正坐著喝茶,端的是風流卓異,飄逸出塵。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